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电子信息行业二级节点现场观摩会在长沙举行
为落实工信部标识解析增强行动,完善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加速标识规模应用推广,支撑工业互联网更快发展,9月3日下午,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互联)、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长智院)、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胜信息)承办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电子信息行业二级节点现场观摩会在长沙举行。
中电互联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邓子畏代表承办方在致辞中表示,中电互联作为工业互联网产业的生力军,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聚焦工业互联网核心主业,牵头承建了工业互联网电子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项目并于2020年正式上线,已与国家顶级节点实现对接,标识注册量达11737万,日均解析量79万次。本次观摩会对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应用与落地实践进行全方位现场展示,将对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赋能传统行业起到重要作用。未来,中电互联将继续联合项目实施单位,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工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强劲动能,为长沙践行“三高四新”战略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中国信通院(武汉)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副部长程红伟介绍了国家标识解析总体情况。在节点建设方面,五大顶级节点上线稳定运行,南京、贵阳灾备节点启动建设156个二级节点并上线试运行,覆盖25个省份、30个行业,接入的企业节点数量超过24538家。在标识应用方面,标识注册量突破384亿,顶级节点日标识解析量超过1.93亿次,探索出18大标识应用场景。未来,将针对工业领域痛点问题形成工业互联网十大标识应用模式,聚集产业界力量探索集成创新应用模式,加强与基础产业和新型技术的融合,多举措打造标识产业生态体系。
中电互联技术中心主任靖琦东介绍了标识解析电子行业二级节点建设情况。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引导企业连接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作用的关键,目前,电子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已具备稳定的标识注册和标识解析服务能力,企业节点数13家,标识注册量1.17亿,累计标识解析量达到1.32亿,形成了产品质量追溯、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智能生产等11大应用场景,在中电凯杰、中电数科、南通溢德行、威胜信息等多个企业落地实施,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威胜信息运营总监廖前忠介绍了标识解析企业应用情况。行业企业通过引进和改造设备接入标识解析体系,对产品生产各环节主要生产要素进行唯一标识编码,从而实现对产品生产的全环节管控。目前,标识解析已在生产过程管控、设备管控、检测体系、质量管控、物料管控、物料追溯、全要素协同、生产力调配等多场景应用。通过项目实施,终端产品生产效率提高平均提升40%以上,综合运营成本降低25%以上,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5%,产品不良品率综合降低5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15%以上。
会上,中电互联总经理助理、长智院总经理胡单宣布正式启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电子信息 标识编码规范》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电子信息 标识运营管理规范》编制工作。
湖南省工信厅人工智能与数字产业处处长刘训,长沙市工信局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处处长谭雅琳,长沙高新区经发局副局长赖守红,株洲、永州、娄底、怀化、常德等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以及信通院(武汉)科技创新中心、中电互联、威胜信息、奇安信、长智院等企业有关负责人共计近百人参加活动。